“魅力自贸港 琼韵醉海南”系列活动

     为了加快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传承最美乡音,弘扬本土文化。提高我校学生对海南非物质文化遗产—公仔戏的认识和传承,开拓学生思维,巩固传承本土文化。由海口市电视台主办的 “魅力自贸港 琼韵醉海南”2020第五届大致坡琼剧文化节系列活动之公仔戏进校园活动于2020年11月17日上午在海口市琼山第五小学崇德楼六楼多媒体教室,为师生们上一堂生动精彩的公仔戏课程。


了解公仔戏的知识

海南公仔戏,是具有海南地方特色的传统戏曲表演艺术品种之一。公仔戏在海南流传四、五百年而不衰,它溶文学、美术、音乐、戏曲为一体,是传统艺术的瑰宝,具有较高的审美、娱乐和社会等价值。2007年,公仔戏、琼剧、海南八音、椰雕被列入国家级第二批重点保护名录。

活动现场,主持人从多方面为孩子们讲述公仔戏的起源和特点,随后将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小问题,邀请现场学生作答,增加大家对公仔戏的了解。

欣赏海南八音

      主持人介绍道,公仔戏的场景音乐本来源于民间的八音乐曲,因采用八大类乐器演奏而得名。海南俗称的八音乐,既包括乐器、乐曲,也包括乐队。

主持人接着介绍八大类乐器为:弦、琴、笛、管、箫、锣、鼓、钹。海南的八音乐曲,按演奏形式习惯分为大吹打、锣鼓清音、清音和戏鼓等四类。

     八音乐队的老师们现场演奏海南八音,让我校师生真切的感受它的独特魅力,这不再是抽象的文字描述,而是生活中的再现,让人印象深刻。

了解偶像的制作工艺

     公仔戏的木偶,头部用木头雕刻而成。上半身由藤竹编织成的肩膀,下半身用袍裙遮掩,再以靴、鞋代脚,两手用木刻,偶身插着木棍或藤条,以便操纵,中躯主棒插入头部藏于体内。公仔戏角色行当都穿戴宋朝冠服。如衣服上镶有刺绣等传统图案。并以珠钗、绢花等为装饰;冠冒多是平顶绣球或斜顶绣球;使用的兵器道具都属宋代样式。据说是因为木偶戏产生于宋代所致。

跟传承人学操公

欣赏省级传承人表演

      海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木偶戏传承人冯海老师和邢汝祝老师为我校师生带来了《文武状元》片段展示。

     一个个惟妙惟肖的木偶形象,一段段诙谐幽默的故事情节无不透露着传统戏剧的魅力。演出中,同学的眼睛紧紧跟着小木偶,眼神中透露出对公仔戏的好奇和崇拜。生动活泼、栩栩如生的公仔戏深受现场教师和学生的喜爱,表演赢得了连绵不断的鼓掌声、欢笑声。公仔戏成功的吸引了孩子们的目光,跌宕起伏的剧情,让孩子们随之爆发出阵阵掌声、惊呼声。

海南三江公仔戏木偶艺术是海南省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海南民间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结晶,是海南民间艺人精湛的手工技艺的集中体现。受多元文化影响,海南三江公仔戏木偶艺术即将失传,面对这样的局面,琼山五小的孩子们通过这次对三江公仔戏木偶艺术的学习与了解,更能加深同学们对传承海南乡土文化的责任感。


图片:吴欣欣、黄 晓

文字:陈 雨

审核:伍美文